山东师大附中2010级高三第四次调研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6210字。
山东师大附中2010级高三第四次调研
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稿源:konglei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一学派应是
A.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儒家
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3.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4.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6.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7.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