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广东二师附中中段测试高二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题,约3460字。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广东二师附中中段测试高二
地理(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全卷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班级和考生号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在答题卡的相关的区域内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符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合理描述区域特征的是
A.区域是自然形成的而非人为划分的
B.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
C.所有的区域之间都有严格的界线,例如省份的划分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建设了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右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2年 10月29日飓风“桑迪”席卷美国东岸,并引发了洪水。纽约政府相关部门展开了一系列救援行动。据此回答:
4.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鱼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温和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据统计,这些沙漠化土地有85%是由于滥垦、滥牧与滥伐森林所造成的;10%是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中破坏林草所造成的; 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回答7-10题。
7.我国沙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华南、华北和西北地区 B.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西北和中南地区 D.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8.近几十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成因是 ( )
A.由于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B.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异
C.人类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活动 D.由于大面积的污染所致
9.面对土地的沙漠化,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
A.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兴修防护林
B.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草场轮牧制度
C.草原地区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D.在沙漠化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向沙漠进军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右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10题。
10.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B→C→A
C.B→A→C D. C→A→B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