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6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9 20:59: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科6份,A卷)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doc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doc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A卷).doc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A卷).doc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doc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A卷).doc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一、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12分,每小题4分)
  文艺大众化的误读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 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唯一功能和价值取向? 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 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C.进人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表现的一项是(   )(4分)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4分)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4—8题(22分)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一、 单项选择题(50分)。
  1、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礼乐制      B. 分封制     C.宗法制       D.三公九卿制
  2、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3、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      )
  A.外朝和中朝     B.待中和承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4、(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5、《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     )
  A.郡县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7、《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D.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9、在电视剧《天仙配》中,董永以秀才的形象出现,并被封为“献宝状元”,后官生宰相。句中常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奉天承运”的理论依据是(       )
  A. “天人感应”   B.“民贵君轻”   C.“以法为本”   D.“工商皆本”
  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1、很多网友笑话电影《英雄》中的秦王说出“和平”二字,《辞海》解释“和平”二字时,引用出处最早见于《宋史》。导演张艺谋是个勤奋读书的人,他指出在更早的史书中的《秦始皇本纪》中恰恰有“天下和平”这四个字。这本史书应该是(      )
  A.《战国策》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12、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这说明
  A.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也就出现了  
  B.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C.国家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产生的  
  D.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性质划分的
  2.之所以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是因为A.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B.人民民主专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C.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对极少数敌人专政
  3.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  
  ②民主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③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对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一定阶级的专政  
  ④民主存在于民主制国家,专政存在于专制国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某国是由若干个州组成,各州都有自己的州宪法。但各州宪法必须与共和制、民主制的法治国家基本法的原则相符合。除此之外,各州在制定其宪法方面享有广泛的自由。这个国家的结构形式属于
  A.单一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一国两制
  5.国家职能是(  )
  A、国家所担负的职责              B、国家的基本作用和主要活动
  C、可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D、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6。区别民族的基本依据是(  )
  A、共同心理素质               B、共同的语言              
  C、共同的经济生活             D、四个基本特征
  7.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政坛上又一次要展开“驴象之争”。美国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是____________,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政党制度是_______________。
  A.议会共和制    联邦制    两党制  
  B.总统共和制    单一制   多党制
  C.总统共和制    联邦制   两党制
  D.议会共和制    单一制   多党制
  8.”驴象之争”告诉我们,在美国
  A.民主党和共和党同属资产阶级政党,没有差别
  B.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C.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推祟个人主义价值观
  D.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
  9.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基本的观点是(  )
  A、坚持民族平等            B、坚持民族团结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D、坚持各民族无优劣之分
  10.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主要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50分)
  1.读右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右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英吉利海峡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波罗的海沿岸     D、北冰洋沿岸
  3.下列四个国家中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是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5.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帮助选择适宜的时间
  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月
  读图回答6—7题。                                       
  6.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7.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8.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C.霜冻         D.台风
  9.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下面四个我国的省区轮廓,回答下列10-12题:
  10.图中四个省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A.已知集合 , ,则 =(     )
  A、{-1,0,1}  B、{0,1}   C、{1}  D、{0}
  2、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复数 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4、已知过点 的直线与直线 平行,则 的值为(       )
  A、0          B、-8          C、2           D、10
  5、直线 与圆 相交于 两点,则弦 的长度等于(     )
  A、    B、   C、   D、
  6、过椭圆 中心的直线交椭圆于 两点,右焦点为 ,则 的最大面积为(     )
  A、    B、    C、    D、
  7、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1)   B、   C、    D、
  一、 已知 , ,则 (     )
  A、    B、    C、   D、
  9、 为第二象限角, 为其终边上一点,且 ,则 的值(     )
  A、          B、        C、        D、
  10、将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所得图像经过点 ,则 的最小值是(     )
  A、          B、1           C、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对于任意实数 ,函数 的图像恒过定点          ;函数 的图像恒过定点          。
  点 到直线 的距
  音乐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A卷)
  一. 单项选择(25%)
  第一节 语音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相同的单词。(5%)
  1. theatre    A. measure   B. great        C. really        D. easy
  2. prison    A. insist      B. result       C. decision      D. pleasure
  3. above    A. brother     B. position     C. woman      D. moment
  4. example   A. extreme    B. excellent    C. exist         D. excuse
  5. trousers  A. southern     B. courage     C. soup         D. pronounce
  第二节 补全对话(5%)
  -- Hi, Jack!   6 
  -- Certainly. Get in, please.
  -- Than very much.
  --   7  
  A. results from; lie in                     B. results in; lead to 
  C. results in; lie in                        D. results from; lead to
  18. A modern city has been set up in _____ was a wasteland ten years ago.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19. ---would you rather _____ there tomorrow?
  ---No. I’d rather he _____ there instead of me.
  A. to go; will go     B. go; went       C. go; will go    D. going; shall go
  20. I didn’t feel like _____, so I suggested _____ a walk.
  A. to work; to take  B. working; taking  C. to work; taking D. working; to go
  21. _____ is often the case, he didn’t study hard and failed to pass the test.
  A. What          B. Which          C. It           D. As
  22. _____ you eat the correct foods _____ be able to keep fit and stay healthy.
  A.Only if;will you         B.Only if;you will
  C.Unless;will you         D.Unless;you will
  23. Occasions are quite rare _____ I have the time to spend a day with my kids.
  A. who           B. which           C. why        D. when
  24. It was a good concert. I enjoyed the last song _____.
  A. in particular     B. in general        C. in common  D. in total
  25. Scientists are convinced _____ the positive effect of laughter _____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of;at    B.by;in
  C.of;on    D.on;at
  二. 完形填空( 20%)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t was the last day of the final examination in a large eastern university. On the steps of one building, a group of engineering seniors gathered, discussing the exam due to begin in a few   26  . On their faces was confidence (自信). This was their last exam — then on to   27   and jobs.
  Some talked of jobs they already had; others talked of jobs they   28   get. With the certainty of four years of college, they felt ready and able to take   29   of the world.
  The coming exam, they knew, would be a(n)   30   task. The professor had said they could bring   31   books or notes they wanted, requesting only that they did not   32   each other, during the test.
  33   they entered th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