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8 19:57: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全套)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数学文.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化学.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生物.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数学理.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物理.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英语.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⑵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 《蜀道难》)
  ⑶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⑷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⑸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⑹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 《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②,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有删减)
  【注释】①伥伥:无所适从貌      ②皇皇:指匆忙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
  B.及少定而视焉           少:稍微
  C.若有所责               责:责备
  D.难工而可喜             工:精巧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学者有所溺焉尔                     复驾言兮焉求
  B.方勉焉以模言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因吾子之能不自止                   不如因善遇之
  4.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D.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分)
  译文:
  ⑵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定林①(宋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⑴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⑵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关羽欲斗追己之夏侯惇,曹操连差二使以及张辽,下令放了关羽。关羽于卧牛山得黄巾军张宝部下周仓,来到古城会见张飞,张飞误会关羽已经投降曹操,一见面就要与之决一死战,后关羽斩杀了曹将蔡阳才解开了张飞的疑惑。
  B. 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大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于是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先后使用“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之计,离间刘备和吕布。
  C. “缚太急,乞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 这里的“虎”指的是吕布。被抓后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为自己说情,刘备故作不见。吕布向曹操表示愿降,曹操问刘备如何,刘备只让曹操想想丁原、董卓下场。曹操猛然醒悟,下令缢死吕布,吕布大骂,被陈宫喝止道:“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