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省西工大附中第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10430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Pd—10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的生存能力为AA > Aa > aa,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a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2.当食草动物从未超载的天然草场上移走后,该草场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1)植物竞争强度增加 (2)植物竞争强度降低
(3)植物种类增加 (4)植物种类减少
A.(1)(3) B.(1)(4) C.(2)(4) D.(2)(3)
3.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
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
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
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
图所示,6-甲基嘌吟是mRNA合成的抑
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
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
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
B.在α-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的作用相反
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4.某同学通过下列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①若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通电后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②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通电后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③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隔板小孔中形成的磷脂分子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插入正负电极可以为钾离子的运输提供能量
C.缬氨霉素(多肽)可以模拟载体
D.可说明钾离子的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5.下面图甲表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图乙表示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A、B两种植物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CO2的含量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图甲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热量散失多于CD段
B.在图甲CD段,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C.若保持相关条件不变,图乙所示的两种植物中都能实现正常生长
D.图乙所示两种植物始终保持CO2的吸收量等于O2的释放量
6.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 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 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7.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依靠科技进步。下列关于保护生存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利用沉淀反应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B.垃圾焚烧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不会带来任何新的污染
C.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途径
D.可通过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C2H5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7NA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C.1mol OH—参与电解,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蔗糖可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B.CH3—CH=CH—CH3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