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2013届“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9小题,约11440字。
石室中学高2013届“一诊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44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完成1~2题。
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2.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滑坡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B.北部a处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C.该省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气温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4.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A.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B.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C.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D.城镇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5~6题。
5.假如上图的环流位于太平洋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洋流的名称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B.b洋流属于寒流
C.c洋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D.a和d两条洋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
6.下列四幅图中,表示a海区水温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P、Q、M、N为四个不同的地区。读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四地说法,正确是:
A.P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寒流的影响
B.Q地一定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M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在我国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
D.N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8.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区当地实际情况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读世界某区域图,某日城市①(48°W,16°S)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30分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1题。
9. 该日城市①(48°w,16°s)与城市②(0°,78°w)日出时间相差:
A.15分钟B.2小时
C.1小时45分钟D.2小时15分钟
10. 该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有:
A. 甲地沿岸沙漠常常出现大雾天气
B. 乙地热带草原满目翠绿,郁郁葱葱
C. 城市③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 城市④以西的山地雪线下降
11.甲地自然带向北延伸到5°S附近,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经度地带性规律,水源是主导因素
B. 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是主导因素
C. 非地带性规律,洋流是主要原因
D. 垂直地带性规律,热量和水分的垂直变化
12. 《汉书•文翁传》:“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上述材料表明
①汉景帝时开始在蜀设郡 ②文翁从教育入手,来改变蜀郡落后状况
③汉代蜀郡创立选官的新型制度④中央政府推广文翁管理"官学"的经验发展教育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3.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 是博采众长而形成B. 历史故事是其表演的主要内容
C. 具有特色鲜明的各种角色D. 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1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③④
16.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青苗法
17.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18.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19.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
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