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政治12月份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4590字。
洛阳八中高一政治12月份月考
一、 选择题(共26小题,每题2分,共计52分)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______决定的。
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我国的社会性质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3.2010年起,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将全部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获得的绩效工资属于 所得。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贡献分配
3.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A.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 B.消灭分配上的差别
C.平均分配劳动收入 D.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否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
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10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
A.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9.1997年至2009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2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
①实现社会公平 ②完善社会保障 ③拉动内需 ④发挥财政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我国仍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据此回答17-20
10.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的因素主要是:
A.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B.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C.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D.税收的征管
11.下列举措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 ④铁道部决定2010年春运票价不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