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工程》ppt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川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5.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5 11:25: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45张。

  卓 越 的 工 程
  教学目标:
  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及修建时代,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知识目标:
  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把握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都江堰、秦长城
  教学难点: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工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都江堰、长城的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解:
  1、都江堰。
  (1)修建时间:战国后期。
  (2)主持者:李冰(秦国蜀守)。
  (3)地理位置: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4)工程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
  (5)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还在咸阳附近修建了郑国渠,3.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3、秦长城:
  (1)修筑时间及原因:秦朝初年,为防御匈奴,修筑了由城堡和城墙构成的“长城”。
  (2)起点和终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
  4、灵渠:
  (1)开凿目的:为秦朝征服越族,统一五岭以南的战争提供粮食,物资供应等。
  (2)作用:联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三、知识归纳总结:
  卓越的工程:
  (一)战国时期
  1、都江堰
  (1)主持:蜀守李冰。
  (2)位置:成都附近的岷江。
  (3)特点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郑国渠:咸阳附近。
  (二)秦朝
  1、秦长城
  (1)目的:防御匈奴,巩固边防。
  (2)构成:城墙、城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