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工程》ppt2
- 资源简介:
45张。
卓 越 的 工 程
教学目标:
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及修建时代,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知识目标:
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把握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都江堰、秦长城
教学难点: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工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都江堰、长城的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解:
1、都江堰。
(1)修建时间:战国后期。
(2)主持者:李冰(秦国蜀守)。
(3)地理位置: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4)工程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
(5)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还在咸阳附近修建了郑国渠,3.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3、秦长城:
(1)修筑时间及原因:秦朝初年,为防御匈奴,修筑了由城堡和城墙构成的“长城”。
(2)起点和终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
4、灵渠:
(1)开凿目的:为秦朝征服越族,统一五岭以南的战争提供粮食,物资供应等。
(2)作用:联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三、知识归纳总结:
卓越的工程:
(一)战国时期
1、都江堰
(1)主持:蜀守李冰。
(2)位置:成都附近的岷江。
(3)特点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郑国渠:咸阳附近。
(二)秦朝
1、秦长城
(1)目的:防御匈奴,巩固边防。
(2)构成:城墙、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