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 17:13: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小题,约7330字。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用2B铅笔涂卡,用黑色签字笔答题。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B. 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
  2、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3、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4、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十分重视门下省职能的发挥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D.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
  5、《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6、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7、《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注重反思自己的言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所载史料不够真实
  8、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2010年
  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10、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1、“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12、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13、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巩固的抗日联盟 B.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C.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D.以退让求合作
  14、“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