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5820字。
马坝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
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
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2.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
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 D.明代的内阁官员
3.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两国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的相同点是( )
A.都由选举产生 B.都有召集议会的权力
C.都对议会负责 D.都是议会的最高领袖
5.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6.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
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民族自治区建立历程研究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研究
C.新中国宪政发展历程研究
D.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
7.外国商人可以在福州与福建商人交易茶叶,始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8.某校高一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9.十月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 )
A.俄国产业工人的队伍十分庞大 B.工人与农民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
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0.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