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40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12月月考试题
文 科 综 合 试 题
试题分地理、历史、政治三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地理部分 命题人:任同斌 审题人:赵艳斌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44分)
一、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地区聚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沿河
B.沿湖
C.沿铁路线
D.沿大道
2.图示地区聚落间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4.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5~6题。
历史部分 命题人 肖庆达 审题人 肖庆达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子规鸟又名株归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幺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的叫声“我哥回哟!我哥回哟!”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千百年来,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尊敬的最重要原因是
A.力主改革弊政反遭权贵排挤 B.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
C.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感情真挚 D.不屈不挠的抗秦事迹
2.《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践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践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有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说明服饰体现了
A.生产方式的不同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自然环境的不同 D.社会风尚的不同
4.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政治部分 命题人:张长英 审题人:李华 张丽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若M 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 下降10% B.上升10% C.上升30% D.上升50%
2、.宽带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将拉动GDP 增长2.5%,将宽带纳入政府投资计划与国家战略,是实现“稳中求进”的重要手段。宽带普及的积极影响有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②增强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③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以下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就业的措施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B.降低创业者的贷款门槛
C.增加失业保险金的缴存比例 D.加强劳动者的劳动保护
4、2012 年1 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 亿欧元收购德国P 公司100%股权,P 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 公司并购P 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 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