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全科试题(6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6科8份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数学试题(1-2班).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数学试题(3-7班,补习1-6班).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数学试题(8-15班,文科补习班).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物理(普通班)试题.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doc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政治试题.doc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1.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C.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D.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2.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
B.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C.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加速度不为零之前,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某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东,且做直线运动,则该质点一定在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
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
图1
3. 如图2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4.如图3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变,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下列四个图象中,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 ( )
6.如图4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满足条件{1,2,3} M {1,2,3,4,5,6}的集合M的个数是( )
A.8 B.7 C.6 D.5
2.若 ,则 ( )
A. B. C. D.
3. 设函数 ,则满足 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0,2] C.[1,+ ] D.[0,+ ]
4.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与两个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8,则 ( )
A.8 B.32 C.16 D. 64
5.设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 = ,则 =( )
A. B. C. D.
6.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7.已知 , , ,则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满足条件{1,2,3} M {1,2,3,4,5,6}的集合M的个数是( )
A. 8 B.7 C.6 D.5
2.若 ,则 ( )
A. B. C. D.
3. 设函数 ,则满足 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0,2] C.[1,+ ] D.[0,+ ]
4. 已知点 在曲线 上, 为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 的取值范围( )
A. [0, ) B. C. D.
5.设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 = ,则 =( )
A. B. C. D.
6.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7.已知 , , ,则向量 在向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
1.“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按照上述安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此处所指“封建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
C.明太祖封七子朱榑于青州 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亲王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戳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4.查士丁尼皇帝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B.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
C.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5.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迹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6.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新制度的确立、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2012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实行阶梯电价
①是因为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表明供电行业的商业化趋势加强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为主导 ④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人社部和央行联合发布的《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决定在社保卡上加载金融功能。该卡不仅能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也能作为银行卡使用。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
①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②使社保卡的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③可以提高持卡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④具有存取、消费、转账、查询等功能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右图曲线反映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①价格在P1时,该商品市场状况为供不应求
②价格在P2时,生产者将缩小生产规模
③价格P1→P0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上升
④需求曲线不变,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5.2012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在居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这种状况会直接
①降低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②抬升恩格尔系数
③抑制生产规模的扩大 ④导致食品消费急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对右图从P1点到P2点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③该商品此时处于买方市场
④该商品此时处于卖方市场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娱乐等文化消费渐成都市主流,参加各种培训、逛书展、观大片、健身、旅游等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百姓注重文化消费,有利于
①推动绿色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 ④推动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国内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5美元/件甘肃省秦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试题
第I卷(共90分)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语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beauty A.theory B.fry C.nearby D.multiply
2.whisper A.behave B.hunter C.honest D.humorous
3.measure A.peach B.feast C.wealthy D.scream
4.harvest A.award B.star C.eastward D.vinegar
5.gather A.thus B.strength C.birthplace D.worthwhile
第二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6.Have you ever ______ in fron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t a concert?
A.dream of play B.dream of playing C.dreamed of play D.dreamed of playing
7.Tom pretended ______ it, but in fact, he knew it very well a long time ago.
A.not to listen to B.not to be listening to C.not to hear about D.not to have heard about
8. --- 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 for a quicnch before class?
---______, but I promised Nancy to go out with her.
A.I’d like to B.I like it C. I don’t D.I will
9.The band ______ about 1970, but happily they reunited in the mid-1980s.
A.broke down B.brop C.broke in D.brot
10.I’ll just throw these flowers and chocolates away. I don’t want them to remind me ____ her.
A.in B.for C.of D.on
11.You’re driving too fast.Can you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