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与骈文》学案(《陈情表》等)
- 资源简介:
约19050字。
第二专题 辞赋与骈文
Ⅰ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古代文体常识:表、文、赋、序。
2.了解韵文、散文的相关知识。
3.涵泳古代散文的音韵美、结构美。
4.辨析古代散文中的语言、用典以及骈偶句的运用。
5.熟悉相关鉴赏规范与要求。
Ⅱ 学习诊断
五、陈情表
【语文基础知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日笃(dǔ) 优渥(wò) 茕茕孑立(qiónɡ)
B.拔擢(zhuó) 洗马(xiǎn) 陨首(yǔn) 夙遭闵凶(mǐn)
C.逋慢(bū) 切峻(qiē) 矜育(jīn) 逮奉圣朝(dài)
D.期功(jī) 强近(qiǎnɡ) 更相(ɡēnɡ) 门衰祚薄(zuò)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九岁不行( )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③除臣洗马( )
④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
⑤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⑥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
3.解释下面各条成语。
①茕茕孑立
②形影相吊
③日薄西山
④乌鸟私情
⑤结草衔环
⑥人命危浅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辞不赴命 辞:辞别
C.猥以微贱 猥:猥亵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报:报告
5.下面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具以表闻:我用奏表(把我的苦衷)一一呈报。
B.则刘病日笃: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C.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供养祖母没有主意。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6.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惰,则告诉不许。
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7.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⑤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⑦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8.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
B.臣具以表闻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E.皆以美于徐公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④过蒙拔擢。
⑤人命危浅。
10.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译:前任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诏书下达十分迅速,责备我有意规避,怠慢上命。
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希望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哪里敢在这里享乐,有更高的奢望呢?
【课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
七、滕王阁序
【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俊采星驰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清云之志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3.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
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5.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文集存世。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
【课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