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4610字。答案扫描。
试卷类型:A
高一历史试题2012.11
(附中适用人教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了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丸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可见“九鼎”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高潮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
4、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机构是
A、刺史B、中书省C、内阁D、参知政事
5、下图是一副残缺的古代“政权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6、下图所示两个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和州郡制
C、分封制和行省制D、郡县制和行省制
7、明初,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l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向皇帝负责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
C、隶属于军巨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8、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
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10、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