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9份)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何雪冰
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客观题(共42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题3分,计24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11. 贝壳/金蝉脱壳 累计/硕果累累 度量/量体裁衣
12. 饮马/饮水思源 铜臭/乳臭未干 咀嚼/咬文嚼字
13. 拗口/执拗 公仆/前仆后继 吭声/引吭高歌
14. 模型/一模一样 埋怨/隐姓埋名 附和/曲高和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玷污 伸张 出奇治胜 味同嚼腊
B. 伫立 坐阵 蓬头垢面 通宵达旦
C. 联袂 预定 稳操胜卷 满腹经伦
D. 落寞 宣泄 卓尔不群 黄粱美梦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怡然自得 春风骀荡 殉死枉法 山清水秀
B.相提并论 题纲挈领 言简意赅 骇人听闻
C.张皇失措 诚惶诚恐 随声附和 不谋而合
D.望洋兴叹 扬长而去 睚眦必报 咫尺天崖
4.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品足 ,大家赞赏。
B. 日本福岛核电站接连发出的爆炸声牵动人心,同时也让核电站的所有者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C. 华裔、哈佛、草根……这些都是林书豪的身份标签,华人从他身上找到身份认同,美国人则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精神”,这是他能一马当先的原因。
D. 虽然我向很多同学借鉴了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但屡试不爽,效果并不明显,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啊。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2. 10月5日,一名旅客在安庆火车站乘车时自作主张,用复印的火车票想蒙混进站,被车站执勤工作人员识破,最终因涉嫌伪造有价票证被安庆警方行政拘留。
3. 在制度建设中,必须兼顾连续性和稳定性,既要注重创新,反对抱残守缺,也要注意防止那种频繁废立、变改无常之倾向,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4. 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常结斌 2012、12
注:务必将试题答案作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试题卷(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刊载和播放《永远的丰碑》,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对人产生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科技发展需要经济实力的强有力支持,而其带来的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更可转化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确立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中国的尖端科技进步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这表明
①经济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3.在2011年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后,神舟九号首次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载人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又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这愈味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英 语 试 卷
命题人: 张裕平
本试卷共20页,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A. A writer B. A publisher C. An editor
2. At what time can Jerry see the woman tomorrow?
A. 9:00 am B. 10:00 am C. 14:00 pm
3. Why was the doctor put into prison?
A. He broke the murderer’s leg.
B. He helped the murderer escape.
C. He cured the murderer’s leg.
4. How much did the woman pay for the leather shoes?
A. $69 B. $46 C. $23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A. Sharing working experience.
B. Talking about a restaurant.
C. Having an interview.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should Carlos stay with a family in Ahmed’s opinion?
A. It’s cheap
B. It saves time.
C. It’s comfortable.
望江二中2012--2013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张永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B.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
C.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
D.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
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的速度图像和在y轴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为8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
C.t=0时,质点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s
3.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钢球受到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v1-v2) 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 D.向上,m(v1+v2)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8 m/s.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8s末的速度一定是16 m/s B.质点在前8s内的位移一定是64 m
C.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 D.质点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8 m/s
5.质量为 的物体从静止以 的加速度竖直上升 ,对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望江二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理科数学试卷
命题人:黄学文 2012-12-21
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则 为
A. B. C. D.
2.若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
A.58 B.88 C.143 D.176
4.函数 (其中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 的图象,则只需将 的图象
A.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5. 已知 ,则 是第( )象限角: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已知 为等比数列, , ,则
望江二中2012-2013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2、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了“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失水后,原生质层随液泡的缩小而缩小,而细胞壁不能缩小,引起了质壁分离
B.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引起了质壁分离
C.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
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卷
命题人 徐茂阳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
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2. “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
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③许多人以此作为跻身官场的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
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下列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2.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3.青海昆仑玉被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透闪石(Tremolite)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望江二中2012-2013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卷
命题人:孙珍建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夏至日,当位于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同时处于正午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5°,乙地太阳高度角为40°。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55.5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 25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C. 1:5000000 D. 五百五十万分之一
4.下图 “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 )
下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300公里,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甲地。读图回答5~6题。
5.一年当中,当乙地降水明显多于甲地时 ( )
A.甲地炎热干燥 B.甲地温和多雨
C.乙地炎热干燥 D.乙地受西南风影响
6.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地形影响 D.图中甲、乙附近自然带相同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