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读1
- 资源简介:
约22420个字。
第三部分《世说新语》选读2012.7.18.
41.陈仲举言为士则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③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④。”陈曰:“武王式商容⑤之闾⑥,席⑦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士:读书人。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③主薄:掌管文书的官使。④廨:官署。
⑤商容:殷商时期的圣哲,老子的老师。⑥闾:里巷的门。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⑦席:坐席
【译文】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他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任,就打听徐孺子在哪儿,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俯去。”他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豫章太守(担任)2.言为士则(成为)3.欲先看之(想要)
二、指出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1.天下之志(助词,的)2.欲先看之(代词他)3.吾之礼贤(主谓之间,取独)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我尊敬贤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四、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陈仲举说“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这句话有什么目的呢?
借武王拜请商容的例子,表明自己对贤人的渴望之心。
2.“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42.客有问陈季方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②,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⑤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陈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第六子。②太丘:陈寔。③阿:弯曲的地方。④沾:沾溉。⑤渊泉:深泉。
【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足下家君太丘(您)2.荷天下重名(担当)
3.上为甘露所沾(被)4.当斯之时(这)
二、指出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1.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表修饰)2.不测之深(主谓之间取独)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
2.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
德是有还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