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080字。
“四地六校”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是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的一种措施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2.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通行全国,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分封诸侯维护周礼 B.经常巡游了解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4.“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唐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三省与六部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5.针对列强发动的某次对外战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先生愤怒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文中的“两个强盗”和“夏宫”是指 ( )
A英、法 颐和园 B葡、西 颐和园 C英、法 圆明园 D美、日 圆明园
6.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7.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①明成祖和丞相在商议事情 ②《雍正王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③《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8.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9.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