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7050字。
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100分钟;内容: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题,总48分)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周公辅政 B.官僚政治 C.封邦建国 D.家国一体
2、《吕氏春秋》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材料说明
A.旧有生产关系遭到破坏 B.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C.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D.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3、《孟子》中记述 “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这反映了
A.当时人们追逐名利 B.当时农业的发展
C.当时商业的发展 D.当时注重文化娱乐
4、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据此判断,作者认为
A.科举制已失去其应有的公平性 B.科举制需要大力变革
C.朝廷已经无可救药 D.当时世人不学无术
5、有人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观点最能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仁” B.“正君心” 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
6、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D.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7、中国古代王朝的后宫中有“母以子贵”与“子以母贵”两种现象:前者是母亲因儿子地位尊贵而显贵,后者则是儿子因母亲受宠而地位显贵。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
A.皇位继承的标准不尽相同 B.重男轻女的观念有重大变化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时会很高 D.皇帝个人的倾向不会变化
8、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
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对外战争频繁
9、《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这直接说明罗马法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10、古罗马法学家说:“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与生俱来的本性。”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11、“(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A.西方政治文明先进于中国 B.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C.东方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D.东方古代政治制度其实是人治
12、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