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东至县2013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能力联合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9830字。
安徽省东至县2013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能力联合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Cu 64 Na 23 Al 27
1.根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酵母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③蓝藻和衣藻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④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⑤维生素D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⑦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
⑧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A.①②④⑥ B.②⑤⑦⑧ C.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⑧
2.下列甲、乙、丙、丁是生物体中部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图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X和Y的合成场所分别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B.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为B时,甲图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
C.图丙中的细胞可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d和f分别代表相同的气体
D.图丁为不完整的人体细胞呼吸示意图,仅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①②③能够散失热量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些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了原来的生理状态,同时其细胞核全能性也丧失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4.下图一表示某成熟雄性动物睾丸内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
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
体细胞
B.由图一可知具有这种基
因型的动物可以产生8种比例
相等的配子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
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
发生在BD段
D.形成图二甲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成二个子细胞
5.假设一个只含31P的噬菌体DNA由10000个碱基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2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能量、原料和酶等
C.含31P与只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99
D.该过程至少需要6×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6.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是人为的基因重组,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
7.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纤维素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微生物降解塑料,可治理“白色污染”
B.发电厂的煤在燃烧时加入适量生石灰,有利于环境保护
C.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居民中普遍存在,可在酱油中添加三价铁盐予以改善
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选项 指定环境 能够共存的离子
A 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K+、 S2-、 SO32-、NO3-
B 有HCO3-存在的无色透明溶液 Na+、K+、Cl-、Al3+
C 水电离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 C1-、CO32-、NO3-、NH4+
D 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Fe2+、MnO4-、NO3-、SO42-
9.LiAlH4 、 、LiH遇水均能剧烈反应释放出H2,LiAlH4在125℃时分解为
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 LiAlH4 125℃完全分解,转移电子数为3NA
B.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