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题,约7920字。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分配上 B.中央机构的运作方式上
C.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2.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3.“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日军)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这次大捷发生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5.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6.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前写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说: “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由此可知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民心的丧失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C.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海关税务司对革命持支持态度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8.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所有雅典公民都有权利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推选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③参加陪审法庭 ④领取政府津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1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