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高新区2013届高三12月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小题,约3860字。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2013届高三12月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学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亳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思想政治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宗法制礼仪之地 B.分封制儒学发源地
C.分封制经济大省 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C.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3.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4.关于古代秦汉监察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监察
B.中央政府、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C.汉武帝时,中央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是地方一级行政机关
D.监察官纠举官吏时可采用拘捕、审讯、先斩后奏等手段
5.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