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四(配2013一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10540字。
试卷类型:A
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四(配2013一轮)
历史
适用地区:课标地区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古代东西方思想科技文化、选修三)
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11月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深圳调研)《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按照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在公元元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量的26.2%,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元1500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导致中国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的先进
B.重农抑商政策的取消
C.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
D.轻徭薄赋思想被皇帝接受
3.(2012•南通调研)《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4.(2012•山东文综•T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5.(2012•安徽示范高中统考)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
A.韩非子董仲舒B.韩非子孟子
C.老子董仲舒D.荀子庄子
6.(2012•安徽文综•T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片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7.安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图片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华佗针灸经》佚文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毕升活字印刷安庆黄梅阁
A B C D
8.(2012•郑州三模)“他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无心于细细品味那种空灵、含蓄、主观性强烈的美学形态与艺术形式。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文中的“他们”最欣赏的应该是
A.楚辞B.汉赋C.唐诗D.宋词
9.(2012•海南单科•T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10.(2012•苏、锡、常、镇调研)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