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二十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题,约5160字。
四川省成都二十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参加体育活动等,都可能使人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也可能使人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自觉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
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发地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段歌词表明( )
A、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4、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说明( )
A、文化具有广泛多样性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D、文化具有历史差异性
5、“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由此可见( )
A、文化是一种人生信念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厅编辑的《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和《安徽民歌经典 (第一辑) 》出版发行,这是我省推进三大文化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在于(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大的稳定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世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8、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
A.手机短信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