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6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6份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doc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doc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政治 2012、11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 共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果农别出心裁,把自己果园里一些没有长大的石榴,套进漂亮的细颈玻璃瓶里,然后把瓶子绑在树枝上,等神奇的石榴长大了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深受消费者青睐。这种“长在瓶子里的石榴”之所以是商品,是因为
A.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求异心理需要 B.物以稀为贵,它能用于交换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体现了创新,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③从消费目的来看,“技能互换”属于劳务消费
④“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9月30日发行了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于该套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套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这套纪念币的面额和发行量是由国家规定的
③这套纪念币可以储藏且具有流通手段
④这套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999元的液晶电视,通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这里的“5999元”、“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商品流通 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
C.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6.某国2011年全社会待售商品总量是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是8元,年内1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那么该国货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 。
A.8000 通货膨胀 B.8000 通货紧缩
C.16000 通货紧缩 D.16000 通货膨胀
7.新款手机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很高,一段时间后售价便会大幅下滑。手机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
A、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了买方市场 B.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D.科技创新使手机质量不断提高
8.中国银行业协会2012年5月8日发布了《2011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1年,我国信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2012.11
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作答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属于大众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学好基础化学知识是必需的
C.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D.化学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学习化学意义不大
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所示。做“铝的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Al2(SO4)3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3.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C.配制H2SO4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B.Na2O2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明矾能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Na、Ba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现各种艳丽色彩,可制成节日烟花
5.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 明鸡蛋清水溶液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6.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7.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烧碱、生石灰、纯碱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2012.11 命题人:於爱平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研发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已成功飞入预定轨道。据此回答1-4题。
1.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从宇宙空间落到地面上的陨石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2. 月球属于下列天体系统中的: ( )
①宇宙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 ⑥总星系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 当“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时,74°W的区时大约是: ( )
A.9月30日3时09分 B.9月30日18时59分
C.10月1日5时59分 D.10月1日18 时09分
4.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如下面哪幅图所示? ( )
读二分二至图,完成5-6题。
5.如东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在 (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6.地球公转的速度一直是变快的是 ( )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位置 D.④到①
7.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 )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日冕层—色球层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Ⅰ卷) 2012.11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管金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197Km,一辆客车8点从甲地开上高速公路,10点到达乙地,途中曾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10分钟,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车速是( )
A.98.5Km/h B.27.4Km/h C.107Km/h D.29.8Km/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存在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增大;
B.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正,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可能越来越小;
D.加速度在减小,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可能都在增大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刹车后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24t–3t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汽车在做减速运动,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
B.汽车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18m/s
C.t =5s时汽车的位移为45m
D.第1s末物体的速度为21m/s
4. 如图物体 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 A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B.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C.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 不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5.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
A.50 N
B.503 N
C.100 N
D.1003 N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6.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s内和2s~3s内相比[( )
A.平均速度相同
B.速度变化相同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卷 2012.11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I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的。
1.将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A.相等 B.氨基多于羧基 C.氨基少于羧基 D.很难预测
2.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A. C、H、O B. C、H、O、N C.C、H、O、N、P D.C、H、O、N、P、S
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 B.维持植物直立生长的形态
C.降低血糖浓度 D.决定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
4.菠菜的根尖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5.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
B.②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③与某种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6.“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7.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种细胞,但它们都有相类似的基本结构,其统一性表现在
A.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D.都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8.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 ,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9.将用3H标记的谷氨酸注入胰腺的腺泡细胞后,合成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如下图,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核糖体―→①―→②――→物质X细胞膜――→物质X细胞外
A.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 B.内质网、线粒体、胰高血糖素
C.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D.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酶
10.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FT的信号蛋白能通过植物体韧皮部的汁液传送到生长点,促使植物开花。合成FT的场所及组成FT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叶绿体、葡萄糖 B.线粒体、氨基酸 C.核糖体、氨基酸 D.核糖体、核苷酸
11.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
栟茶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历 史 2012、11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点燃烽火,诸侯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B 财产继承的原则
C 任人为才的要求 D 兄终弟及的传统
3.“(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共主”指西周实行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4.“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下令取消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无穷,传之无穷。”说明皇帝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 皇位世袭 B 皇权至上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5.《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王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 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C 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6.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
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行省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
7.629年,唐朝政府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这一诏令从草拟到执行,依次经过的部门应为
A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吏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C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
D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
8.庆历年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若用兵西夏,调动和招募军队的应是
A 参知政事 B 枢密院 C 三司使 D 中书省
9.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
A.山东行省 B.河北行省 C.陕西行省 D.中书省
10.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郡县中正官评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11.关于元朝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强化了地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