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
[知识要点]
一、 文言文的标点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文言文不使用标点符号,说明文言文不太需要标点符号。那么,没有标点符号,中国古人是怎么阅读的呢?他们是怎样断句的呢?他们根据的是意义、句式、虚词和韵文当中的对偶等,照样可以断句。当然,有了标点符号,阅读还是要顺利一些;尤其是对文言文不太熟悉的人,更需要标点,所以我们也要了解如何点标点的问题。
1、 根据意义、语气断句
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一个意思完了,通常就要使用句号;两个意思藕断丝连,中间往往使用分号。有了疑问语气,后面就往往使用问号;有了感叹语气,后面就往往使用叹号。例如: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是概括介绍,后面讲具体的口技表演;"京中有善口技者"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者"后面使用句号。到"而已"那儿又是一个意思,讲的是口技表演的设备,后面说的是口技表演的开始,因此"而已"后面应该是句号。再看下一个层次。 "会宾客大?quot;是一个意思,"大宴"后面要使用逗号。"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也是一个意思,主谓宾齐全,后面当然应该使用逗号;至于"东北角"后面,用或者不用逗号都可以。"口技人坐屏障中"也是一个意思,后面也应该使用逗号。再看第三个层次。"桌、椅、扇、抚尺"是并列项,它们之间应该使用顿号。接下来,"少顷"后面应该有逗号,这是应该时间状语。"一下"和"寂然"后面也应该是逗号。整段话的标点应该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