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7630字。
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文科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时间:2012/1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并填在答题卷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4、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5、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6、四位同学在合作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过程中,各自选定了一个子课题;你认为下列哪些子课题较适宜( )
①大唐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字体是
A B C D
8、下列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C.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10、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11、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