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全科试题(6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28 21:21: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全科试题(6科6份)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历史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生物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英语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政治试题.doc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溯(shuò)  瓦菲(fēi)  青荇(xìng)  愁怨(yuàn)
  B.彷徨(páng)  颓圮(pǐ)  彳亍(chì chù)  碾米(niǎn)
  C.长篙(gāo)  笙箫(xiāo)  荆棘(jí)   忸怩(nì)
  D.典押(yā)  寥廓(guō)  火钵(bō)   斑斓(lá 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揣摩 微言大意 密而不宣 谈笑风生
  B.撕打 味同嚼蜡 焕然一新 心恢意懒
  C.噩耗 意气风发 鞭辟入理 多行不义必自毙
  D.坐镇 通宵达旦 力挽狂澜 识时务者为俊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连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B.9月初一则“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让乌达煤田成为美洲焦点。但记者发现采坑底部裸露的煤层已自燃,正络绎不绝地释放着二氧化硫。
  C.日本我行我素地开采石油,与别国签订合作协议,明目张胆抢劫我南海财富,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加上美国一系列挑衅性的军演,更让中国有志之士义愤填膺。
  D.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
  对“中庸”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政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在孔予看来,要想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义”“礼”“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且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辨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5.下列选项中对“中庸”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中庸”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中庸”是人们领悟、顺应自然万物与四时变化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
  6.下列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一项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C.破除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D.根据个人气质禀赋等去理解“仁、义、礼、孝”等伦理问题。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B.“中”和“庸”二字的望文生义,是大多数人误解、误用“中庸”的根本原因。
  C.孔子认为“中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对达到“中庸”境界感到绝望。
  D.黑格尔对《论语》及孔子都不够认同的原因是,《论语》缺乏概念、范畴和思辨。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官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其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翌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省,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读下图所示,在图中火星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
  4、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5、若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理坐标是(30°S,45°W) 
  B.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
  C.甲乙两地线速度相同
  D.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2小时
  6.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①②③④四点中
  A.①点的太阳高度角最大
  B.正午太阳高度从②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C.③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昼长24小时
  D.④点地方时为6点,昼长10小时
  7.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5.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6.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7.《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实行
  A.郡县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
  8.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
  2.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3.下列各项中,都是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枯草杆菌、放线菌、蓝藻   B.发菜、菠菜、韭菜
  C.酵母菌、念珠藻、蓝藻    D.颤藻、水绵、放线菌        
  4.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种细胞,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其统一性表现在(  )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细胞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B、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用猪的成熟红细胞作实验材料
  C、蓝球藻和黑藻这两种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二者都具有叶绿体和核糖体
  D、细胞膜的各种成分中脂质含量最多
  6.在真核生物细胞的下列结构中,与噬菌体的成分最相似的是( )
  A.叶绿体 B.染色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7、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8、植物细胞中不含DNA的结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液泡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染色体和叶绿体
  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第I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应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As is known to all,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 the; /     B./; the     C. the; the    D./; /
  2. —Do you       a new idea?
  —Yeah. I’ll tell you later.
  A.come about    B.come into    C.come out with   D.come up with
  3. —I would never come to this restaurant again. The food is terrible !
  —.
  A.Nor am I    B.Neither would I  C.Same with me   D.So do I
  4. I haven’t seen Ann for        long that I’ve forgotten what she looks like.
  A.such     B.very     C.so     D.too
  5.  With lots of trees and flowers       here and there, the city looks very beautiful.
  A. planted    B.are planted    C.to be planted   D.planting
  6. —I hear you      in a club, what’s it like?
  —well, it’s very hard work and I’m always tired, but I don’t mind.
  A.will work    B. are working   C.were working   D.will be working
  7. I don’t like the people who try to      you with how much money they’ve got.
  A.show     B.press     C.strengthen    D.impress
  8. He did everything with a full heart.      ,he was always successful.
  A.By the way   B.On the one hand   C.As a result    D.For a start
  9. —Do remember to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fimes a day with warm boiled water.
  —.
  A.Got it     B.Heard it    C.Made it    D.Taken it
  10. Many tents were         for people to resist the cold wind in the wild.
  A. put out    B. put up    C. put on    D. put off
  11.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Two-fifth;is   B. Two-fifth;are   C. Two-fifths;are   D. Two-fifths;is
  12.—When shall we restart our business?
  —Not until we_____our plan.
  A. will finish       B.are fin ishing    C.are to finish    D.have finished
  13. They made        a rule not to watch TV during the meal.
  A. one     B. it     C. this     D. that
  14.—Is this book interesting?
  —Yes, but I’m sure it won’t interest       .
  A.everybody    B. anybody   C. nobody    D. somebody
  15.—How many modules does the textbook have?
  —It_____seven modules.
  A.consists with   B.consists of    C. is including    D.is contained
  16. Miss Brown is having a lot of trouble with the washing machine, but she doesn’t know whom to   .
  A. look for    B. deal with    C. talt    D. turn to
  17. A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     said they were forced to practise the piano.
  A. to question   B. to be questioned  C. questioned    D. questioning
  18. I hope it is sunny tomorrow. If       , we will have to put off the plan.
  A. ever     B. not     C. so     D. though
  19. Do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their oral English?
  A. to understand        B. understand   
  C. understood        D. understanding
  20.—Shall we go out for dinner tonight?
  —.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
  1、“白领”一直是高薪、舒适、高贵、悠闲的工作的代名词,而“蓝领”则是代表着脏、累、苦的工作。至去年下半年,我国技术工人十分短缺。在江苏,28万年薪都招不到一个高级电焊工;在浙江,月薪6000元都招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应该(  )
  A、都去学习电焊和数控机床技术B、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应由国家来对工人统一进行调节D、厂家应提高“蓝领”的工作待遇
  A.在生产、分配、消费三者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①分配连接着生产与消费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1)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3、2012年我国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报名考试再次火爆,竞争十分激烈。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①树立竞争就业观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一、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下列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由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调整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④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2)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小品《不差钱》中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已成为新的流行语。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看,要立足扩大内需,尤其是要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句台词的可借鉴之处是()
  14. 要从众消费,有钱就花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要鼓励适度消费,刺激消费D、要鼓励贷款消费,超前消费
  6、2012年3月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12年2月的35.7%上升0.6个百分点。在家庭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
  ①食品价格的上涨②商品供过于求③食品支出的减少④食品以外支出的减少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7.“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绿色消费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要遵循价值规律④生产与市场密不可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温总理指出,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了,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