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全科模块试题(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7份打包)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模块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散文的“散”与“文”(节选)
朱向前
⑴为什么叫“散文”?——先哲有言:“散文就是和友人松散地聊天”,“散文就是思想的散步”,“散文就是散漫的文体”,“散文就是自由”云云。种种说法,多不离一个“散”字。在我看来,这个“散”字强调的是一个散文家的本色的轻松自然的流露。因为散文既没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少有小说的情节和故事,它主要不依靠“行头”来支撑和夸张自己——不要堂皇气派的西装革履,也不要珠光宝气的晚礼服,它只是身着泳装松散随便地走向海滩,在阳光下裸露真实的胴体,正所谓“是大英雄自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⑵如此说来,一篇散文的好坏和它的形式技巧的干系反倒不大了,而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一个天生丽质的“真身”,有则嬉笑怒骂皆成佳构,无则扭捏作态终是废话。只是这“真身”涵盖甚广,它包括一个人的才情、学养、个性、气质和人生历练乃至一个人的全面展示,一个散文家的修炼过程,也就是一个“人”的修炼过程。人生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大容易做出真散文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同意这样一种说法的:诗歌是属于青年的,而散文更属于中老年。因为前者需要一种如火的激情,而后者则需要一种如水的心境。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入世渐深,经历了几番人世沧桑之后,开始把很多事物推远了,看轻了,看淡了,进入了一种散淡如菊,我心悠然的淡泊与超脱的境地,才有可能获得一副审美的心情与眼光,从而写出真正的耐得咀嚼的韵味悠长的美文。
⑶就像大自然,春天的繁华热闹,夏天的炎热躁动,才能迎来秋天的清淡宁静;亦如太极高手,内心深厚却从容不迫,没有了虎气,没有了狮吼,只剩得了鹤步的悠闲。故而,我们读中年以后的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就更能体会“愈老的姜愈辣”这句话的内涵了。就以当前文坛论,几把做散文的好手也大都是年届不惑之后才更见出炉火纯青的火候的,无论是余秋雨的底蕴丰厚,还是张承志的沉郁苍凉,也无论是贾平凹的清淡古稚,还是周涛的气势恢宏,莫不可作如是观。从此一角度看,散文对于青少年来说,倒未觉得是一种十分相宜的文体。
(原载2009年5月24日《光明日报》)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与第⑴段中划线句子含意不太接近的是( ) (3分)
A、散文的好坏和它的形式技巧的关系不是太大。
B、散文主要不依靠“行头”来支撑和夸张自己。
C、散文是一种散漫的文体,是一种自由的文体。
D、散文是一个散文家的本色的轻松自然的流露。
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散文更属于中老年”的一组是( )(3分)
①中老年在才情、学养等方面有优势;②中老年在写作形式、技巧方面日趋成熟;③中老年进入了淡泊、超脱的境地;④中老年有一副审美的心情与眼光;⑤中老年有秋天般的清淡宁静;⑥中老年对人生充满激情与思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3.下列各句都是从文章中提取出来的,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3分)
A、“散”字强调的是一个散文家的本色的轻松自然的流露。
B、人生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大容易做出真散文来的。
C、诗歌是属于青年的,而散文更属于中老年。
D、散文对于青少午来说,倒未觉得是一种十分相宜的文体。
二、古代诗歌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1模块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正确的不止一项,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我们下午3点20分出发,不要迟到;
B.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 ;
C.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世界杯足球决赛在今晚8时开始。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
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C.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可以任选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应先确定参考系
C.参考系必须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
D..实际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4.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乙的速度变化率为零
C.第2 s末乙追上甲
D.它们相遇时甲乙都走了40m的位移
5.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
A. B. C. D.
6.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英语必修一模块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Do you want tea or coffee?
—________.I really don’t mind.
A. Both B. None C. Neither D. Either
2. Jumping out of ___ airplane at ten thousand feet is quite ____ exciting experience.
A. / , the B. /, an C. an, an D. the , the
3.__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___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 Two fifth;is B. Two fifth;are
C. Two fifths;is D. Two fifths;are
4.The mother didn’t know ________ to blame(责备)for the broken glass as it happened while she was out.
A. how B. when C. who D. what
5. The Great Wall is ________tourist attraction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pour in every year.
A. so a well-known B. a so well-known
C. such well-known a D. such a well-known
6. He asked _____for the computer.
A. did I pay how much B.I paid how much
C. how much did I paid D. how much I paid
7. Tell him ____ his bike when he leaves.
A. not to forget locking B. don’t forget locking
C. not to forget to lock D. don’t forget to lock
8. I will never speak to anyone like that ___ they say something unpleasant to me.
A. because B. as if C. even if D. since
9. We should ____ to study.
A. make time good used B. make good uses of time
C. use of time D. make good use of time
10. The lady insisted that the young man ___ her wallet and that he ____ to the police station at once.
A. had stolen, be sent B. should steal, should be sent
C. had stolen, sent D. had stolen, must be sent
11. Finally they changed _____ and decided to take my advice.
A. mind B. minds C. their mind D. their minds
12. You must practice _________ English more.
A.to speak B. speaking C.spoke D.speak
13. Instead of ______water ______their hands, they used a kind of chemical.
A.use, to wash B.using, to wash C.to use, washing D.used, washing
14. I shall never forget those years _______ I lived in the country with the farmers, ________has a great effect on my life.
A. that;which B. when;who C. which;that D. when;which
15.The old farmer has two daughters, ___ is kind to him, ___ makes him very sad.
A. neither of whom, which B. neither of them, who
C. both of whom , which D. both of whom, that
二、完形填空(每小题1.5,共30分)。
A house in Clarkstown caught fire on Christmas Eve, 1982. The woman who lived in the house was already in 16 Being in poor health, she had trouble in 17 even when things were on fire. 18 her house burning down around her, she was not able to go 19 .The smoke 20 her choke(窒息). The fire was very hot.
Fire fighters 21 the house. They started to put the fire out. They didn’t know the old woman was still 22 . Then people 23 her crying for help. The fire was still very hot and there was lots of 24 .
A man 25 like Santa(圣诞老人)Clause was passing by. He was 26 to give gifts to poor families. Hardly had he heard the old woman’s cry when he ran into the 27_ house. After a while he rushed out with the old woman on his back and __28__her to safety. Then, as 29 as she had come by, the man left. No one knew the real name of the hero who had 30 the
甘肃省武威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一模块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1,2}, B={1,2,3}, C={2,3,4},则 ( )
A.{1,2,3} B.{1,2,4} C.{2,3,4} D.{1,2,3,4}
2、设集合A={x | -1< x <1},集合B={x | 0< x <4},则A∩B等于 ( )
A.{x | 0< x <1} B.{x | -1< x <0} C.{x | -1< x <4} D.{x | 1< x <4}
3、已知集合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5、式子 的值等于( )
A.-4 B.0 C.4 D.2
6、 的值等于 ( )
A.2 B.1 C.10 D. 20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 y= -x2 B. y= C. y= -3x+2 D. y=log2x
8、已知M={x|x ,N={x|x>p},要使M N ,则p应满足的条件是( )
A.p>1 B.p 1 C.p<1 D.p 1
9、设 ,用二分法求方程 内近似解的过程中
得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1,1.25) B.(1.25,1.5) C.(1.5,2) D.不能确定
10、若定义运算 ,则函数 的值域是( )
A B C D
11、函数y= | lg(x-1)| 的图象是 ( )
12、下面四个结论: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轴相交;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模块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5*2=50(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
C.周王—卿—诸侯—士 D.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2.央视二频道《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3.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4.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5.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6.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宋朝时,设三司使的直接目的是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化学必修1模块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3.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标准状况下 , 1.06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2CO3+CaCl2=CaCO3↓+2NaCl
B. Fe+CuSO4=Cu+FeSO4
C. 2NaHCO3 Na2CO3+CO2↑+H2O
D. CaO+H2O=Ca(OH)2
5.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否有原子的电子转移 B. 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 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 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7.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8.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2+ = Fe2+ + Cu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9.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75 mL 2 mol•L-1 的NH4Cl B. 150 mL 1 mol•L-1 的NaCl
C.75 mL 3 mol•L-1 的CaCl2 D.150 mL 3 mol•L-1 的KCl
10.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模块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A.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B.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C.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近期海南天气太冷了,暖棚菜供不上,所以 黄瓜零售价是4块5一斤,很多市民都表示太贵“买不起”。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
A.交房租460元 B.付购物定金460元
C.一件上衣标价460元 D.用460元买一件大衣
3.由于天气等原因,我国多处地方新鲜蔬菜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购买者争相购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鲜蔬菜价格可能会下降 ②新鲜蔬菜价格可能会提高
③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④此时会形成买方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2010年我国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和41%,2020年有望下降到30%和40%以下。随着我国家庭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说明( )
①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金额不断减少
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④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考试前,甲同学购买黑色签字笔支付现金2元,同时交给商家上次赊欠的笔记本钱3元。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6.某高一政治学习小组在调查中发现: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出售,其价格有时高有时低;不同商品在同一市场出售,其价格有高有低。这是因为 ( )
A、前者因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后者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B、前者因为价值决定价格,后者因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C、二者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
D、二者都是由于价值决定价格
7.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每首。下载的彩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