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化学无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第Ⅰ卷(36分)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迷惘(mǎng) 干瘪(biě) 被八创(chuàng) 变徵之声(zhǐ)
B.怪癖(pì) 方遒(qiú) 飨士卒(xiǎng) 浪遏飞舟(yè)
C.漫溯 (sù) 思忖(cǔn) 戕(qiāng)害 桀骜不驯(xùn)
D.悲怆(chuāng) 百舸(gě) 租赁权(lìng) 屏息以待(bǐ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菲薄 残骸 星晖 陨身不恤
B.欺侮 妥帖 长蒿 入不敷出
C.急躁 瞋目 火钵 秋豪无犯
D.惆怅 寥廓 浮藻 人为刀俎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B.王阿姨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 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 们纷纷效仿起来。
4、对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和《雨巷》两首诗都极具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并且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使诗歌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B.《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一首自传性抒情长诗,在诗中他塑造了大堰河这个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回忆了自己 在大堰河家成长的过程。
C.《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编年体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称赞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 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驻扎军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地位低下)
B. 唯君图之(考虑)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
C. 张良出,要项伯(要求)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
D. 夫晋,何厌之有(厌倦) 范增数目项王(以眼示意)
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王来何操
A. 此亡秦之续耳
B. 沛公安在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奉白璧一双
7、下列加点词的 用法都是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籍吏民,封府库
④箕踞以骂曰 ⑤阙秦以利晋 ⑥既东封郑 ⑦发尽上指冠 ⑧函封之
⑨太子迟之 ⑩其人居远未来
A. ①③⑤⑦⑧⑩
B. ①②④⑥⑧⑨
C. ②③⑥⑦⑨⑩
D. ①②④⑥⑦⑧
二、阅读下面两首现代诗歌,回答8~9题(每小题3分,共6分)
8、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 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9、对卞之琳《断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你站在楼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bookshop.
2. What’ 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Guest and waitress. B. Workmates. C. Boss and secretary.
3. When did the woman finish her dinner?
A. Half an hour ago. B. One hour ago. C. One and a half hours ago.
4. Where was the woman born?
A. In South America. B. In Canada. C. In Britain.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Badminton. B. A radio. C. The weather.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 至7题。
6. Who was the woman angry with?
A. The man. B. Her manager. C. Her assistant.
7.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Write a letter. B. Send an e-mail. C. Make a call.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Give her a lift. B. Lend her his car. C. Repair her car.
9.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rangers B. Husband and wife. C. Father and daught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3题。
10. Where are the two spea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少选3分,全对5分。)
1.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
A.Vm 只能为2V,无论a1 、a2为何值 B.Vm 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C.a1 、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 、a2必须满足
2.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这三段位移长度之比和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1: 2 : 3 , 1: 1: 1 B.1: 4 : 9 , 1: 2 : 3
C.1: 3 : 5 , 1: 2 : 3 D.1: 8 : 27 , 1: 4 : 9
3.如图14所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对值相同,下列正
确说法是: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
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D.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
4.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5.在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地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为△t′,则要△t与△t′相比较,有:
A. △t′>△t B. △t′=△t C.△t′<△t D.无法判断
6.一个物体从某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该物体下落的高度,还必须知道另外一个物理量:( )
A.该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 B.该物体下落的平均速度
C.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该物体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
]
C.
D.
10.已知 成立,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用描述法表示被3除余1的集合 .
12.已知全集 )——————
13. 设函数f(x)= ,则f[f( )]=______
14.函数 的定义域为
15. 若 是奇函数,则实数 =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已知集合 ,集合 ,若 ,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17.已知全集 , , , .(1)求 ; (2)求 .
18 (1)已知x+y=12,xy=9,且x>y,求 的值。
(2)
有色一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x|x=3n+1}(n属于z) 12. {2,4,6} 13. 2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题,17题和18题每题8分,19-21题每题10分,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1,0}
17.解:(1)依题意有:
∴ ,故有 .
(2)由 ;故有 .
18.(1) , (2) 3
19解:-5/2<m<11/2
当 时 有最大值,
即
21、(1)在 中,
令 ,代入得: ,所以 ;
(2) 在 上是单调递减,证明如下:
设 ,则 ,所以 即
所以 在 上是单调递减;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一、
单项选择题(30X2分共60分)
1.下列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 Ca B. Mg C. Mn D. K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C.原核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D.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培养基中所有的细菌 B.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真菌
C. 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 培养基及其内的所有生物
5.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6.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无
A.核膜 B.染色体 C.细胞膜 D.细胞壁
7.下列可用于脂肪鉴定的实验材料是
A.苹果 B. 梨 C.卵白 D.花生种子
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这反映了细胞的
A.差异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
9.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A.是直接联系的
B.是没有联系的
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密切联系的,各层次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
1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 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亲情是缘,相聚是分”,这是自古以来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缘分”一词也是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君主专制 B、封建社会 C、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度[]
3.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D.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4.湖北云梦县秦古墓出土的《田律》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的以上内容说明了( )
A.秦统治者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B.秦朝的刑法严酷
C.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颁布法律的王朝
D.秦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5.下列关于秦朝的电视情景与秦朝官制事实不符的是 ( )
A.县令丙由秦始皇直接任命到地方赴任
B.御史大夫乙向皇帝劾奏不法大臣
C.太尉甲手持虎符到大将蒙恬处调兵
D.游徼丁在乡下管理治安,秩序井然
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 )
A.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B.汉景帝制定削藩策
C.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8.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宗法制 B、郡国并行制 C、皇帝制 D、三公九卿制
9.“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二十等爵制 B. 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10.《隋书》记载,隋炀帝时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姓名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条形框内。
3. 所有答案均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卷表格栏内。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可称为天体的是( )
A 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B 地面上奔驰的汽车 C太阳系 D北极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间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2-4题
2.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上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天王星 B.土星 C.木星 D.火星
3.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B.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但规则的圈层
D.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4.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
A.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5.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 )
A.东经160°、北纬60° B.经度180°、北纬60°
C.东经160°、北极圈 D.经度180°、北极圈
6.下列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B.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
D.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7.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 )
A.生活能源 B.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
C.生产能源 D.光、热资源
8.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和变化,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③太阳能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④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第9题。
9.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A.色球层 光球层 日冕层
B.色球层 日冕层 光球层
C.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