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小题,约11950字。
江苏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命题:李燕审核:张惠良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与本质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D.所有有形的物体
5.古代欧洲有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整个世界是由具体的物质形态构成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A.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内蒙古包头市号称“稀土之都”。然而,包头市稀土产业的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头市许多开采稀土的中小企业无环保设施,随意排放“三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当地生态遭到破坏。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11.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是
A.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期中复习计划
B.建筑工人按照设计图纸建造高楼大厦
C.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小康社会
12.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社会历史性B.无限上升性C.主观能动性D.客观物质性
1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成功
C.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4.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