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7460字。
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表格内。
1.清明时节,细雨纷飞;羌山静默,哀思连连。清明期间,北川老县城向北川籍群众开放,让人们祭奠在“5•12”地震中逝去的亲人。与这种“清明祭奠”情节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
2.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3. 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4.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有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这从本质上意味着
A.分封制使得国家结构松散 B.军功爵制削弱了贵族势力
C.皇帝制度保障了国家的统一 D.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
6.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产生。下列史实最能佐证此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孝、廉的选官标准
C.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D.科举考试的办法
8.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