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期中全科考试卷(6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6份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语文考试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颗儿,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 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作者写故都,却写到了“都市闲人”,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他们朴实得像故都一样,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B.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特点,更能体现作者的故都情思。
C.他们更容易亲近,更能表现作者的“平民意识”。
D.在言语中流露出作者对他们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2.文章是写景散文,却在6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单纯写景不能体现北平作为文化古都的韵味。
B.作者是散文家,插入对诗文的议论更能体现出“文化味”。
C.纵横议论,显现出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写作思路。
D.写景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卒章显志,升华文章的写作主旨。
3.作者用“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的目的是( )
A.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B.用南国之秋的温婉衬托北国之秋的豪放。
C.在对比中,展示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各自特色。
D.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D.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2、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不一样
3、如图3-1-7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图3-1-7
4、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改用大小为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5、如下图,一个球形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 点的弹力
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
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
D.物体受三个力,重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生物考试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蓝藻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与核糖体 B.核膜与细胞膜
C.中心体与核糖体 D.线粒体与细胞膜
2.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2005年-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口号都确定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艾滋病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是 (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
3.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后,相继探测到火星上有水的存在,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级生命和追求地球外栖息地的愿望成为现实。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水
B.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C.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排出水最主要的途径是肾脏排尿
D.水在光合作用中分解的反应式是:2H2O→4H++O2+4e-
4.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B.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
A.蝌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尾消失 B.单性植物中花器官的退化
C.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死亡 D.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
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7.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糖、酶、果糖、油脂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油脂,故用来作为检测油脂的材料
C.淀粉、蛋白质、油脂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对蛋白质的检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的这一现象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2..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财政大权,微观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
3.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政治关系结合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6.《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7.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中,皇权逐渐占据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下列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 )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②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通判 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通典》记载:“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关于货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都是货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纸币的发行量调控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纸币量的调控能力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 ( )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钱不值钱 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
3.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1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977元,突破7.8整数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这说明
①外汇汇率升高 ②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
③外汇兑换的人民币增多 ④外汇汇率跌落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汽油和汽车( )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C.互为替代品 D.是高档耐用品
5.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春运期间,部分运输能力紧张的旅客列车票价实行上浮,这种做法( )
A.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票价上涨 B.体现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C.是铁路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D.说明经审批的价格不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6.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市场状况是( )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供过于求 D.供求平衡
7.市场经济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原则( )
A.是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等价的
B.是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D.表明等价交换原则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8.“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受过,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 ③价格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影响是相同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今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已经三次提高汽油的价格,汽油价格的上涨,对汽车销售产生的影响是( )
A.汽车销售量将会减少 B.汽车销售量将会提高
C.汽车的销售量影响不大 D.汽车的销售价格将会上涨
10.“旧时王榭堂前燕,
黑龙江省绥棱一中高一期中考试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满分15分)
1.If you decide to take _____ train to Beijing, you may have quite a pleasant journey, but mare you get _____ fast one.
A. a ; a B. the ; a C. /; a D. a; /
2.Astronauts came back from a 68-hour flight, ________ included a 20 –minute space walk .
A. which B. in which C. on which D. where
3.If we _______ no words in our vocabulary for “than ”,_______ we do a better job of communicating our gratitude ?
A. have; would B. had; will C. had; would D. has; will
4.In disaster-stricken areas, volunteers services range from helping reconstruct the community’s culture ________ awareness on topics such as safety and healthy living.
A. to raise B. raise C. raising D. to raising
5.Playing video games doesn’t ________ mean it will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social lives.
A. necessary B. necessarily C to be necessary D. to necessary
6.Any rise above 2 degrees could lead to a sea level rise threatening coastal cities, ________ off many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A. to kill B. killing C. killed D. having killed
7.Every evening after dinner ,if not _______ from work , I will spend some time reading novels.
A. being tired B. tiring C. tired D. to be tired
8.Charlie, where did you put my mobile phone after you used it ? I _______ it anywhere .
A. didn’t find B. won’t find C. hadn’t found D. haven’t found
9.He might have been seriously injured ______ his sudden brake.
A. except for B. but for C. as to D. in addition
10.With fewer than a million people ______ on islands, you’ll never feel crowded.
A. live B. to live C .living D. lived
11._______________I used to play a lot of sport, but I seem to have lost interest now.
A. In time B. At one time C. At the same time D. On time
12.Competition ,they believe, ________the national character rather than weaken it.
A. causes B. leads C. strengthen D. widens
13. All the passengers __________died in the airliner crash in Antarctic.
A. board B. abroad C. aboard D. broad
14.The doctor requested that you ______eat anything within half an hour after doing some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