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9份)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安徽省师大附中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安徽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高伟
一、基础知识(8分)
1.选出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忤逆(wǔ) 漫溯(shuò) 挥斥方遒(qiú)
B.诧异(chà) 颓圮(tuī) 戮没(lù) 长歌当哭(dàng)
C.绮丽(qǐ) 给予(jǐ) 悄然(qiǎo) 遭受重创(chuānɡ)
D.主角(jiǎo) 偌大(ruò) 青荇(xìng) 殒身不恤(xù)
2.下列诗文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怅寥廓,问沧茫大地,谁主沉浮? /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愁怅 /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的
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D.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 复为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B.2008年3月24日,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女明星玛丽亚,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
C.凡是承办50人以上宴会的贵宾楼,至少会对每一道菜品进行食品留样,以确保万一需要化验认证时取证。
D.《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4.用括号中的短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替换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寻根究底)
B.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设身处地)
C.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无法染指)
D.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是他不惮于前驱。(聊以自慰)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4分)
题扬州禅智寺①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人稀。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开篇用“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结尾用禅智寺的静来反衬扬州的热闹,首尾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