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小题,约5200字。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供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
2.史学界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东周以上无信史。也就是说,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这个观点的主要错误在于,研究历史
A.局限于文字记载B.只重视古代神话传说C.局限于考古研究D.局限于权威观点
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扩充疆域
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5.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可见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
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7.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C.西周的冶炼业十分落后 D.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8.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