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三年级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题,约字。
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三年级诊断性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全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2.戴震(1724—1777年):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想,下列内容与此思想不相符的是
A.“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B.“盐铁官营”
C.“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 D.“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4.阅读下列历史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信息是
图1 金朝“贞佑宝券”
(纸币)拓片
(植入铜活字以防伪) 图2 1490年华隧铜活字
印本《宋诸臣奏议》 图3乾隆年间木活字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书页 图4 1874年王韬创办的
《循环日报》(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西式中文铅活字排印
的华资中文日报)
①活字原料丰富 ②服务对象广泛 ③技术逐渐进步 ④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李进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查阅资料做了如下笔记(见下表)。通过对该笔记的分析,他对申新公司和民族工业得出了一些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申新纺织公司的变迁:民国4年,从英国进口36台纱机,采用股份公司形式的“上海申新纺织厂”(即申新一厂)开工。民国8年利润达到100万元。
民国10年在上海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三新财团”),构成荣家资本集团。三新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据民国21年统计,申新纺织公司共有9家厂,占全国民族资本(东北除外)纺锭、布机总数的19.9%和28.1%。
抗日战争期间,除汉口分厂内迁重庆、宝鸡外,余均被日军侵占。
抗战胜利后,申新原有各厂规模均未恢复至战前水平。
1951~1955年,各地申新纱厂相继实现公私合营。
A.公司创办时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B.公司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C.公私合营后公司的性质发生巨变 D.国际因素对民族工业发展影响较大
6.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 “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 “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