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4600字。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历史
命题、校对:庞晓宏审核:张聿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
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
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6.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7.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B.打破了门第限制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8.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
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1.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的统治D.公民大会的设立
12.《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