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2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10190字。
海珠区 2012 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试题
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 41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 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对图 1 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是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海
甲
C.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是山脊、山谷 乙
D.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是山谷、山谷
图 1
2.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下 表中 H 是住宅的高度,判断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表 1: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① 24°45′ 2.02H 1.7H
② 40°28′ 1.18H 1.2H
③ 35°21′ 1.41H 1.1-1.2H
④ 26°36′ 1.86H 1.6-1.7H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3.图 2 为某国区域图,甲、 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有
A.年径流量大 B.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C.含沙量高 D.无结冰期
图 2
4.途经图 3 中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英国和西欧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图 3
5.读图 4 亚洲部分地区四幅平均气温分布图,判断最能体现夏季情况的是
图 4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6.图 5 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 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 5
7.图 6 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 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图 6
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9.2009 年我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50%。下列 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 GDP 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 7 回答 10-11 题。
10.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