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6150字。
九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焦灼蹂躏(lìn)黏(nián)膜汗流浃背
B.厄运窒息磕绊(pàn)辗转自艾自怜(aì)
C.浮躁苛刻荒谬(miù)嗥叫吹毛求疵(cī)
D.匮乏落寞水渍(zì)猝然陟罚臧否(pǐ)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________地支撑起前蹄,________站立起来,迈着________的驼步,________地追赶着队伍。。。。。。
A.坚强依然稳重麻利B.完全毅然稳健缓慢
C.顽固坚强沉重顽强D.顽强 毅然 沉重蹒跚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武汉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城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我并不因为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
A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B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C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