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试题(9科9份)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数学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doc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 “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 “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 “被
代表” “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网络“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关。
C.“打酱油” “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华网2011年1月17日电,1月17日,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和南宁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一种叫“换客”的时尚一族。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据此回答2—3题。
2、“换客”们将自己闲置的物品通过网络进行交换,“换客”借助信息电子技术让古老的“物物交换”重新焕发生机。这种交换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量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有助于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④
3、“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 ②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③是换客们具有正确金钱观的表现 ④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国人民银行于2009年9月16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金银纪念币认识错误的是
A、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C、本质是商品 D、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可以流通
5、王某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他首付现金10万元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tonight?
A. Stay indoors. B. Rent an old play. C. Go to the theatre.
2.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buy?
A. Some books. B. A CD. C. A computer.
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Prepare for the party. B. Talk with the man. C. Finish her drink.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first tomorrow?
A. To a museum. B. To a garden. C. To a castl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urniture.
B. The decoration of the walls.
C. The color of the room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计算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时
2.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指( )
A.比赛中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
B.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
C.既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D.既不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3.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可能都对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60分)
1.天文学家计量“可见宇宙”的大小,通常用的距离单位是 A.米 B.千米 C.纳米 D.光年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3.地球所处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总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5.关于小行星带的不正确叙述是
A.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
B.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更为安全
C.在地球和木星的公转轨道之间
D.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页,总分100分,理化答题时长共80分钟,请掌握好时间。
2.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上)
1.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3.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注意事项:
1.本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100分。
2、单项选择题的答案请用铅笔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各位同学上交答题卷。
1.“族谱连两岸,乡情续五缘”,“客家祖地”上杭县以客家族谱为载体,深入挖掘内涵,开展族谱文化研究,吸引了海内外客家人特别是台湾地区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进行族谱对接,增进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下列对客家人重视族谱文化研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 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C.古代分封制的遗风 D.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2.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4、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 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
A.实行郡县制 B.实行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和钓鱼岛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
A.生态系统和种群 B.群落和个体
C.群落和种群 D.生态系统和群落
2.下列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细胞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人的红细胞
C.变形虫 D.根毛细胞
3.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脂肪 B.水 C.蛋白质 D.肝糖原
4.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5.图甲中○1和○2表示目镜,○3和○4表示物镜,○5和○6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比○2的放大倍数大,○3比○4的放大倍数大
B.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选用○3,同时提升镜筒
C.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为○1○3○5
D.若标本位于通光孔中心的左上方,为了更好的观察,应将标本往右下方移动
6.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温馨提示: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3.本试卷所有答案都要写到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否则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全集 ,集合 ,集合 则 等于 ( )
A. B. C. D.
2.下列对应法则 中,可以构成从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① 与 ;② 与 ;
③ 与 ;④ 与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集合 ,
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