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5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4 12: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初三2004—2005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7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拾级(shí) 惬意(qiè) 阴晦(huì) 栈桥(zhàn)
B、醇厚(xún) 地壳(qiào) 腻烦(nì) 蹚水(tàng)
C、攒聚(cuán) 恍惚(hū) 恶心(ě) 拮据(jū)
D、潮汛(shùn) 打盹(dǔn) 惘然(wǎng) 汩汩(gǔ gǔ)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这温度恰 到好处的泉水,会冲掉你登山的劳累,是那样的解乏、舒适。
C、你也许会想:鱼鹰真乖,竟不把鱼吞进肚子里。
D、《故乡》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因为理想和信念的不同,保尔和冬尼娅这一对情侣,终于分道扬镳了。
B、《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了,了解了旧中国城市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C、如果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各商家在商品交易会上推出许多新产品吸引顾客,整个交易大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2分)
A、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B、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发展。
C、对学生组织的活动我们要支持。
D、人类努力装点自然,又从自然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鼎湖山听泉》一文重点是写山泉,以泉水之美来表现山林之美,揭示从泉水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捕蛇者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地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的对话就交代了洋米洋面倾销,地主阶级的地租剥削的高利贷盘剥、国民党税卡建立的社会环境。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斯威夫特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便要还家(通“邀”) 尝与人佣耕(被雇佣)
天下独绝(妙到极处) 波澜不惊(起、动)
B、杂然而前陈(摆放)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惋惜)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C、去国怀乡(京城) 争高直指(向)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往往因死者相藉也(常常,经常)
D、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吾谁与归(回家)
貌若甚戚者(悲伤)  将兵徇蕲以东(攻取)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足为外人道(对,向)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可以已大风 (可以)
B、乃不知有汉(竟) 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云归而岩穴螟(表顺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