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一(15届)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040字。
沈阳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班化学习成果
阶段验收高一(15届)政治试题
命题人:戴丽华 审校人:张莹
说明:1.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60分)
最佳选择题(在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啤酒瓶 ②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
③医院里的各种药品 ④农民卖给国家的粮食
⑤刘先生买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 ⑥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2.广东的强台风“纳沙”,已造成全省84.2万人受灾。面对灾害,救灾物资储备机构人员待命,并已准备好运力,确保救灾物资快速运往灾区。救灾物资( )
A.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B.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来供别人消费的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其他保健功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各国都制定政策鼓励发展大豆生产。这里所说的营养价值是指(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包含的劳动 C.商品的价值 D.劳动产品的价值
4.“质量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有了一流的产品,就取得了逐鹿商场的主动权。”这是因为(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商品的价值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D.使用价值是商品首先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
5.关于“商品—商品”这个公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价物已经出现 B.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C.一般等价物已经出现 D.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
6.“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卖两种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分开的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当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就分成了两步,即①直接进行物物交换,这是第一步 ②用自己的商品换成等价物,这是第二步 ③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这是第一步 ④用自己的一般等价物换取所需要的商品,这是第二步( )
A.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8.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本质是( )
A.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交换价值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价值
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一般等价物
9.消费者在评价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小车时说:“这车小得有点可爱,让人感觉很温馨。这小车定价十万元,是物有所值。”这里的“十万元”是( )
A.现实的货币 B.观念的货币 C.货币的符号 D.金属货币
10.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一台彩电在商店里标价2800元
B.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小王10月交了60.8元的个人所得税
D.张某在家电商场用2800元买了一台彩电
11.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一直将其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是因为黄金具有( )
A.价值尺度职能 B.贮藏手段职能 C.世界货币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2.广州亚运会第二阶段公众门票的销售原则为“先行付款、公开认购、抽签确认”。具体购票流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