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富春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1考试高三历史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小题,约8640字。
浙江杭州富春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1考试
高三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3.《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④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
4.赵翼《廿二史札记》卷8中记载:由“计资定品”,蜕变为“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尺寸之进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该段内容评述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世禄制B.察举、征辟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
6.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这项事务的会是:
A.尚书省B.参知政事C.枢密院D.军机处
7.古代中西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 B.“解负令”颁布
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 D.《十二铜表法》颁布
8.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朝设参知政事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9.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