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7990字。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 )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C、出现了“诸子百家”
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2.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将下面两张清朝时期的“万世师表”拓片以人民币5000元的底价予以拍卖。这两张图片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清朝重视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统治
②统治者肯定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③孔子的治国主张获得完全认同
④清朝基本肯定汉族封建教育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兼相爱、交相利
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5.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6.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7.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
8.汉武帝曾先后八次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