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读音正确有一组是()
A、钞〔cho〕票 涨〔zhng〕价 羡慕〔m〕 不屑〔xio〕
B、避 难〔nn〕 嗜〔sh〕好 兑〔du〕换 钦〔qn〕定
C、秩〔zh〕序 杀掠〔l〕 国粹〔cu〕 灾祸〔hu〕
D 、姊〔ji〕妹 先妣〔b〕 修葺〔q〕 栖〔x〕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截流 开源节流
B.灌注 全神贯注 精明 精卫填海
C.直言 仗义直言 提名 金榜提名
D.便宜 便宜行事 新鲜 数见不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肯在命运面前退缩,不肯学世人之随波逐流。
B.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来,上下游围堰合龙工程一蹴而就。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导流的渠道奔腾而去。
C.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英雄只身斗歹徒的事迹,大家竟然哭了起来。
B、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实践的多少来决定的。
C、世上有掌握规律的人,却不可能有事无巨细都未卜先知的人。
D、他的话方言很重,何况又说得很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世上读书人 知道有一副对联是劝人苦读的,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契诃夫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取材,把笔触 人物的内心深处。
(3)我们鉴赏一部小说,要透过故事的枝叶,仔细 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
A.大都 伸向 寻味 B.全都 伸入 寻味
C.全都 伸向 寻觅 D.大都 伸向 寻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仅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B.在校读书的孩子中间,瞬间发生的暴力悲剧屡屡重复上演,已经成为社会犯罪的突出问题。
C.湖南首次对重点中学督导评估,积极发现和表彰违规者与好典型。
D.《教育部工作规则》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户籍制度
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人中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