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2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小题,约5160字。
山西大学附中2012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B.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
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2.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3.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