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2 6: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考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彭柏林

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明确高考要求,把握规律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考题的特点及规律
教学难点:把握做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二、文学作品——诗歌鉴赏——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初步鉴赏
三、看九七——二000年高考鉴赏题,总结规律
1、全部为选非题
诗歌鉴赏
2、古典诗歌为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范围较广
3、鉴赏范围
(1)古代诗歌
A、内容:句意、诗意、风格、思想感情  B、语言:词语本意、语境义、典故义、词语表现力
C、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现代诗歌
A、内容:诗意、风格、思想感情  B、词语的运用诗歌鉴赏
C、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四、错误项的设置
1、张冠李戴  2、拔高或降低 3、无中生有(强加)4、兼并(两句、两诗、或两联都有)
五、做题思路
1、利用选项,读懂全诗  2、利用背景、创作意图、意境、注释,读懂全诗
诗歌鉴赏
3、根据主旨辨析对内容、语言理解是否到位
4、对照原诗分析对表达技巧的解说是否到位、油污兼并、错位、强加现象
口诀:
通览全诗明大意,三正一误助解析。内容语言和技巧, 评说准确到位无。
“强”“拔”错位或兼并,对照原诗辨清楚。
教学目标:
分析高考古诗鉴赏考点,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诗歌鉴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功底,所以很受高考出卷者的青睐。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古诗鉴赏更是成为近年高考必考的项目。
二、考点分析
1、《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能力层级E级)
2、分析各点要求
形象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语言
关键词句的理解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考题有两种形式:
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
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感受情趣,领悟旨意。
修辞手法的判断
一般看来,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考查形式:
修辞的艺术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Ⅰ)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赋、比、兴(创作方法)
  表现手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
表达技巧(Ⅱ)
典故: 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风格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婉约;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
意境
诗人的“情”与“理”; 事物的“形”与“神”
思想内容:
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 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
内容主旨
涉及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3、高考命题的走向
诗~自1998年以来高考的重要考题。1994年前往往同句子排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