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0/11 10:05: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字。

  《都江堰》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回答后总结
  【出示课件】
  “以小见大”是指散文选材虽“小”,但蕴含了博大、深远的意义。
  “小”就是指小的题材、小的材料或小的视角等;“大”则是指重大的、深刻的主题(中心思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它主要指从生活中的细小之事、微小之物中挖掘出其不寻常的特征,或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或传达一定的社会意义。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正恰当地概括了这一特征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都江堰》就是这样一篇典范之作,在中国建筑史上都江堰不是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但在作者眼中,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板书:都江堰
  ——“以小见大”的艺术
  过渡语:“以小见大”的小时要从小事小物中挖掘出其不寻常的特征。
  二.探究、研习课文
  探究一:在作者眼里,都江堰的小而不寻常在哪里?请大家浏览课文,进行归纳。  板书:小
  明确:①都江堰是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②都江堰有最驯顺壮丽的景观
  ③修建都江堰有功高万世的郡守
  探究二:余秋雨是怎样从“小”中看出 “大”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都江堰的不寻常开始说起。  板书:大
  不寻常之一:激动人心的工程
  师:“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余秋雨对都江堰的总体评价,作者一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把都江堰和长城进行比较。作为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长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无疑是伟大的,但是作者却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和长城比较,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进入文本,小组合作,仔细比较,谈谈你的见解。
  师:通过长城与都江堰对比,余秋雨想告诉我们什么?
  师:我们知道,长城建成之后,曾经抵御外敌,功不可没。然而余秋雨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绝不是从总体上加以褒贬的,而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大家有没有兴趣再找一找,作者批评长城的这“一点”到底是什么?
  生: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教师小结:文学鉴赏有很多视角,其中一个视角就是回归作品,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刚才我们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板书:为民造福
  不寻常之二:驯顺壮丽的景观
  都江堰有最驯顺壮丽的景观,下面让我们跟随余秋雨的脚步来到都江堰,美文就要美读,请一位同学为我们美美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生:读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读第三段,要传达出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情感。
  其他同学思考:都江堰的水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这么多的特别之处,那最根本的是什么呢?
  生:人类在征服自然时勇于实践,实践精神    板书:实践精神
  不寻常之三:功高万世的郡守
  感受了都江堰驯顺壮观的水景,我们自然会想到修建都江堰的千秋功臣,请大家进入课文第三部分,浏览课文,然后结合具体句子,以“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