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我若为王
聂绀弩
湖南雅礼中学(410007) 张世程
Xinxiangsc@126.com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理清全文思路;
2.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培养民主意识、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教材分析
作者通过对“我若为王”的种种情形的虚拟设想,批判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尤对皇权的基础——奴才,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呼唤要铲除一切奴种。表达了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尚和追求。从全篇来看,文章引出话题后,进行假设,进而否定,最后得出结论,这是运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重点难点 幻想虚拟和假设论证的方法形象而深刻地批判了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介绍作者
提到杂文,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我们知道,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刺向黑暗的社会现实。今天,我们介绍另一位作家,有人称他的杂文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他就是著名的杂文作家——聂绀弩。
聂绀弩,现代作家,湖北金山人,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以耳耶、萧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笔名,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杂文。
二、从析题入手,引导整体感悟
1.你认为标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应该是什么?
——“若”。可以看出,本文在构思上是采用了一种“虚拟幻想式”的方法。
2.作者采用这种“虚拟幻想式”的方法,假想自已是王,你感觉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