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平湖中学 王金钟 宫琳琳
一、 教学背景
本单元学习文艺学论文和随笔,教学重点应训练学生研究探讨、融会贯通深入领会
文章的能力。
研究探讨,深入,也就是解决疑难,解决疑难的前提是把疑难提出来,也就是要质疑,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是学业进步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观点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对审美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质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语言文字,有浅层意思,有深层含义。无论浅层深层,有疑而问,都是质疑。这一类质疑,需要钻研精神。另一类质疑,是在作者说法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新见。这一类质疑,需要怀疑和创新精神。
二、课堂实录
1、导语设计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笑话:有一对恋人,星期天去商店想购买一些艺术品装点新房,他们在店里看到了一排维纳斯像。那男的仔细地看了一遍,说:“怎么全是次品,没有一只完好的?”站在旁边的售货员听了,忍不住发笑,而那女的听到笑声,便对男的说:“看,人家笑你真笨,有便宜货不知道买。”
老师发问:同学们为什么发笑?
学生回答:这对恋人没有品味、没有艺术修养。
老师请一位学生为大家介绍维纳斯及这尊雕像的来历,其他同学可稍做补充。
2、简介维纳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以美貌著称。维纳斯雕像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由希腊著名的雕刻家阿海山纳,在神话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但后来失却了。这尊雕像于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斯岛上被一个农夫发现的,因此又叫米洛斯的维纳斯。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自她被挖掘出以后,双臂就已失去,但这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以“断臂美神”闻名遐迩。长期以来,她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同学们,你们认为维纳斯美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看看他是如何看待断臂的维纳斯的。
3、 概括作者基本观点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8页,用课文的原句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
学生齐答: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作者为什么认为维纳斯要秀丽迷人,就不能拥有双臂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答。
4、朗读课文1——3段,思考问题
(1)“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学生回答:“完整的偶然追求”理解——甲:完美的东西未必就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