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届高三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3题,约6610字。
成都七中2013届高三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本卷分Ⅰ卷和Ⅱ卷。第Ⅰ卷第1至4页,第Ⅱ卷5至15页。共30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Fe—56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6分,共8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个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大分子化合物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2.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人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3.下图为哺乳动物某个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b具有分裂和分化的潜能
B.导致细胞c、e、f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C.细胞f中同时含有X和Y染色质
D.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4. 把乳酸菌接种在鲜牛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酸奶。在此过程中若揭开盖子,下列过程减慢(或减少)的是 ( )
①葡萄糖的利用 ②二氧化碳的释放 ③ATP的形成 ④乳酸含量
A.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④ D.①③④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下到上依次是:蓝绿色、黄绿色、黄色、橙黄色
D. 观察有丝分裂、细胞质流动、质壁分离及复原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6. 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4
B.乙图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0.01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
B.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所含C-H键数目不一定为0.6NA
C.0.1molN2与0.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氨分子数小于为0.2NA
D.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0.15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CO32-和HC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H+
B.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
C.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2-
D.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9.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 CO2+H2O=HClO+HCO3-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吸收Br2:CO32- + Br2+2H2O = Br-+ BrO3-+CO2↑+4H+
C.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 2H2O 2Cu↓ +O2↑ +4H+
D.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当Pb(Ac)2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生成:Pb2++2Ac-+H